静笃养心,静心品茶
“静笃”出自老子先生《道德经》“致虚极,守静笃。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。归根曰静,是谓复。”静和笃,都是形容人心境空明的宁静状态。我们无法刻意要求自己达到“静”的状态及境界,越是刻意压制…
“静笃”出自老子先生《道德经》“致虚极,守静笃。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。归根曰静,是谓复。”静和笃,都是形容人心境空明的宁静状态。我们无法刻意要求自己达到“静”的状态及境界,越是刻意压制…
巴珠仁波切,在有名的摩尼石墙附近札营,这墙始建于他的前世巴给活佛,而由他亲自完成。那是个严冬的清晨,一个穿着山拨鼠皮破旧外套的小女孩,走进了他的帐篷。巴珠问她:为什么气候如此酷寒,她还要这么早出来。
每个茶艺师的手法不同,流派纷呈。但茶艺之美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,(以下最美茶艺共性,不包含表演类茶艺)一、静首先,茶艺师自身要静,心平气和,静若处子。先要静下来,才能开始泡茶。当心里浮躁时,眼观鼻…
茶道与武道皆我所爱。我自幼练习内家拳,30年未曾间断。拳早已融入我的生命之中。自数年前与圣慧老师在北京香山结缘而习茶道以来,虽未能以标准中国式茶道的行仪日日习茶,却早已把中国式茶道的精神融入生活…
看山渐生巍峨志,观水顿悟澄净心。山高云深,四季变换其性不改,风不能移,雨不能浸,青烟笼黛色,呜呜生风籁。人生于世当如其性,不为生活的变故所移志。水澄澜静,晨昏交替其情不变,汩汩江流,袅袅烟波…
君子以茶会友,今天小编介绍一下茶具茶道的沏茶工序:1、烫茶:泡茶之前用开水烫壶,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,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。2、置茶:将茶叶装入茶荷内,此时将茶荷递给客人,再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,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。
人生如琢玉,遍经磨砺,方能成器。世人皆羡神仙好,却舍不下功名,执着于烦恼。历尽千般劫,尤不改初心,尝遍世间苦,亦微笑如昨。喜乐是心境,苦之为伴,无忧是禅定,不为苦难所扰。众生皆苦,怨憎会,爱别离…
白云依静渚,芳草闭闲门。人生幽意多,随行一处,享一处安宁。面对繁杂的生活,总想寻一份悠然的所在,避世绝尘,然而,寻幽幽不至,觅闲颇喧嚣。幽在何处?溪花、苔痕,临溪而心洗流水,独坐而身沐轻风…
所谓茶堪酒满,通俗的说就是给客人敬茶,要半满,敬酒,则要溢满。其实,这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也一些生活中对于美满生活,祝福等习惯成自然的一种惯例。我国历来就有“客来敬茶”一民俗。
茶也称复活草。茶的生命分为两部分,一即长在树梢之时,二即泡在杯中之刻。所以我们说茶叶,也被称为复活草,她的生命在我们品饮她时,在杯中,在我们的口腔里,在我们的身体里得到复活。茶是有生命的。
茶为国饮,发于神农,闻于周鲁公,兴于唐,盛于宋,明清时遍及中华,漫长的饮茶历史,不仅充分利用了茶的自然属性,也认识了茶的精神属性,形成了各种民间饮茶风习,品茶活动成为一种凝结美和艺术的创造文化。
如今,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,生活品质越来越高,而以前每家每户“早晨起来七件事,柴米油盐酱醋茶”里的茶也从“七件事”的排位末尾大大前移了。茶也不再简单的是一种解渴方式,已逐渐上升到一种精神文化的追求。
河水至,连山淹陌,一时不辩田园牛马,欣欣然以为大也。至东入海,见百川皆归,浩瀚不知远,茫茫不见垠,方知为大也。小大之辩,如短长之别,近之巨,远之微,登高见沧海,低涧唯小流。心间无谓大,虚怀则广…
1.置茶器①茶则: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。起炭火工具②茶匙:将茶叶由茶则拨入茶壶的器具。③茶漏(斗):放于壶口上导茶入壶,防止茶叶散落壶外。④茶荷:属多功能器具,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…
不知礼无以立,中国人最看重待人接物的礼仪。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,应知道以下喝茶细节,才能营造更好的祥和的品饮氛围。主人篇1、茶席设计茶具与茶室风格一致,花道作品等装饰,应符合主调…
善听者聪,至察者明,谓之聪明。聪明常被他人慕,聪明亦总被聪明误。善听而能辨是非,却不能静尘嚣,常受寂寞苦,亦怀纷乱忧。至察而能明事理,却不能通世情,颇被清醒累,不知糊涂难。劳心寂寞苦。耳听为虚…
主要茶具:紫砂茶壶、茶盅、品茗杯、闻香杯、茶盘、杯托、电茶壶、置茶用具、茶巾等。主要茶品:冻顶乌龙、文山包种、阿里山茶。1.摆具将茶具一一摆好,茶壶与茶盅并排置于茶盘之上,闻香杯与品茗杯一一对应…
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。中国茶文化对韩国和日本的茶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,韩国的茶文化也对日本茶文化产生过较大的影响;在当代,韩、日的茶文化对中国茶文化亦产生良好的影响。下面,就中韩日茶文化比较作一个介绍。
道在何处,一山一谷,一草一木,法依何物,清风细雨,斜阳晨曦,万法皆易,不过云在青天水在平瓶,世事亦难,此起风雨彼伏尘。易者,皆易,一时桑田一时沧海,难者,亦难,好事歹事皆是多磨。青天云聚散,晨如野马…
提及日本的茶道文化,想必好多中国人都知道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。现如今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,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。镰仓时代,荣西和尚将抹茶带回了日本,自此…
人生有所爱,珍其贵,惜其来,本是快乐之事,偏生别离之忧,而成负累。人生有所憎,恨其至,怨其久,本是随风之尘,却恐去而复至,徒增烦恼。生有所愿,皆是缘际,前因种,后果结,缘来无意,缘去无声,怨憎会…
众所周知,“茶禅一味”的意蕴典故源自赵州和尚那句著名的“吃茶去”偈语。但“茶禅一味”的真迹却是高僧圆悟克勤,驻锡夹山灵泉禅院时,有感于茶禅静修之妙悟,挥毫写下的。这里的“茶”泛指茶文化,而“禅”是“禅那”略称…
导读: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琴、棋、书、画被称为“文人四友”,在这“四友”中,琴被誉为四艺之首,这里的琴专门指代:古琴。在中国古典乐艺术中,古琴一直占据着至高点,有“士无故不撤琴瑟”和“左琴右书”之说…
回首时光匆匆,青丝已换白头,当初见鹿梦鱼般的梦想可曾实现?曾几何时,梦想只与年轻人有关?其实,人之一生,只有遍历山河后,脱尽稚嫩,才能明白自己一生所想。那时很多人已不再年轻,身心困于世俗…
入茶,顾名思义,就是将茶叶放入茶壶或者杯子,这是个简单的动作,正确方式是取一泡量的茶叶放置在取茶荷中,分辨观赏之后,再用茶匙,或茶针,分若干次将茶叶拨入泡茶器皿中。这个茶匙,有时候也叫茶拨,茶扒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