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叶网

合作QQ876872107
广告合作QQ876872107

建盏与斗茶

来源:茶叶网 作者:喝茶人栏目:茶叶文化

拥有54tea一切,皆有可能。欢迎访问茶叶网54tea.com

建盏与斗茶Kbu茶叶网

因主要贸易商品的差异,“海上丝绸之路”在不同历史时期又有“陶瓷之路”“茶叶之路”“香料之路”“白银之路”等不同称呼。两宋时期,“海上丝绸之路”逐步走向高峰,这个时期亦可被称为“海上陶瓷之路”,其间中国陶瓷器外销达到极盛,在今之东亚的日本,东南亚的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,北非的埃及等国家、地区都有发现中国的宋代陶瓷遗存,由此可见宋代外销瓷贸易的范围之广,大大超过了唐代规模,瓷器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几乎遍布全球。Kbu茶叶网

两宋时期,最为知名的不仅有以烧制青白瓷汝窑、官窑、哥窑、钧窑和定窑五大名窑,还有以烧制黑瓷为主的建窑。所谓建盏,即出于建州之茶盏,是指北宋以来在建阳水吉镇芦花坪一带窑口出产的黑釉茶盏,为底小口大、形如漏斗的茶碗,因窑口位于宋属建州的建安县(今建瓯),故名建窑(历史上也称建安窑)。Kbu茶叶网

由建窑烧制的建盏便是著名的文人皇帝宋徽宗的最爱,甚至还为其出书立著,其《大观茶论》有云:“盏色贵青黑,玉毫条达者为上,取其焕发茶采色也。”在位于建阳的建窑遗址中发掘出的刻有“供御”“进盏”铭文的残片,可验证除了民用,建窑还制造宫廷烧造的御用茶盏。除了宋徽宗的代言,蔡襄、苏东坡、米芾、范仲淹、苏辙、黄庭坚、欧阳修等,几乎所有的宋代名流也都为建盏留下赞美的诗词。Kbu茶叶网

中国茶具的发展紧随茶业的历史。两宋社会崇尚幽雅之风,上至帝王将相、文人雅士,下至民间百工,饮茶品茗成为举国上下的风尚,如宋王安石的《议茶法》中所写“茶之为用,等于米盐,不可一日无”,可以说宋代是史上茶饮活动最为活跃的时代。在宋代,从王禹偁的《恩赐龙凤茶》、蔡襄的《北苑茶》、欧阳修的《送龙茶与许道人》等众多诗篇中可知,福建的北苑(今建瓯龙山)龙凤团茶是宋时风雅之士最喜欢赞咏的茶叶品种,从宋徽宗赵佶的《大观茶论》所载“本朝之兴,岁修建溪之贡,龙团凤饼,名冠天下”中,亦知其为皇家专用的贡茶之一。既是贡茶,必然要求精工细选,为此斗茶等与贡茶挑选有关的茶事礼仪在宋代得到高度发展。Kbu茶叶网

斗茶源于唐,盛于宋。通过“斗”的比较,从而鉴定出茶叶品质,为的是在市场价格、品位上取得优势,挑选出品质最为上乘的贡茶用于皇室,具备极强的功利性。当然,作为一个富有幽默感的民族,古人常常会在功利中寻找到娱乐,斗茶等与茶相关的活动逐步成为全民的娱乐活动。斗茶与现在的花式咖啡的拉花有些相像,在分茶的过程中,分茶者会通过巧妙的搅拌,在茶沫上画出禽兽鱼虫、山水人物的图案,更有甚者可以在茶沫上作诗,称为“水丹青”。斗茶讲究的是茶汤以白取胜,茶筅击拂茶汤产生的泡沫要能“咬盏不散”,久热绀黑的建盏无疑最为合适,因为黑釉色更能衬托出白色的茶汤和泡沫。蔡襄《茶录》中说:“凡欲点茶,先须熁盏令热,冷则茶不浮。”又称:“建安所造者绀黑,纹如兔毫,其坯微厚,熁之久热难冷,最为要用。出他处者,或薄或色紫,皆不及也。”可见,建盏乃宋人斗茶、点茶之时最好的器具。建盏就是在举国斗茶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,并发展到最高峰。Kbu茶叶网

北宋著名诗僧惠洪曾作诗道:“点茶三昧须饶汝,鹧鸪斑中吸春露。”现藏于福建博物院的宋代“建窑黑釉酱斑碗”,在上世纪80年代出土于建阳市水吉大路后门窑,其碗口径12.4厘米、底径3.9厘米、高9厘米;束口,口沿外撇,内沿下有一道凸边,斜腹,圈足;内壁施黑釉色鹧鸪斑;外壁施黑釉,近底以下露褐胎,质地坚硬。惠洪诗中所提到的鹧鸪斑,有学者认为即此碗之纹饰,犹如鹧鸪鸟胸前的羽毛。此盏胎体厚重,造型敦厚古朴,系建窑所产茶盏上乘之作。建盏中,以兔毫斑、鹧鸪斑、油滴、曜变等釉色的名品为代表,所呈现的分相釉斑纹为烧窑过程中气温火候变化所致,所产生的纹路和色彩,温润晶莹,瑰丽悦目,非人工所能控制,所以每一件都独一无二、不可复制,这一特点也正契合了宋代崇尚自然美的审美标准。Kbu茶叶网

据日本1511年出版的《君台观左右帐记》记载:曜变斑建盏乃无上神品,值万匹绢;油滴斑建盏是第二重宝,值五千匹绢;兔毫盏值三千匹绢。据悉,已知世存仅三件曜变斑建盏,如今皆珍藏在日本,为日本之“国宝”。当然,除了釉料的特色外,建盏的胎体相比其他地方的黑釉盏较粗糙,因其含有大量的石英砂粒和气孔,可知其是使用含铁量较高的黏土泥料制成的,由于胎中含铁量高,故胎色多呈紫黑或灰黑色,少数呈深褐色。为此,胎质粗糙坚硬,露胎处有色沉而无光的铁胎也是建盏一个非常独特的特征。部分痴迷于古代建盏复烧的工匠认为,由于宋代建盏胎体含铁成分高,部分建阳所出的古建盏对磁铁有一定的吸附作用,印证其铁胎之说,同时掂在手中亦有一定的下坠质感,沉、稳的特色以至于尽管圈足小,但仍不失其重心。Kbu茶叶网

纵观历史,建窑黑釉盏的烧制工艺在全国的影响较广,在福建境内从北至南曾发现烧造黑瓷的窑址有30余处,江南广大地区也有竞相仿制,广东、广西、浙江、江西等地均发现有烧造黑瓷的宋代窑场。宋时,“点茶”茶礼就已东渡日本,建盏也随之漂洋过海。据载,南宋开庆元年(1259年),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浙江天目山东北峰的径山寺求法,后将径山寺茶宴仪式传到日本,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“以茶论道”的日本茶道。因其从天目山带回茶盏,为此称与其相近的黑釉盏为“天目盏”。日本现存最古陶窑之一的“濑户烧”,是日本在学习建盏烧制的基础上创制的,为的是解决中国茶具的供不应求。Kbu茶叶网

尽管建盏及其相关的点茶文化消散多时,但经近几年相关业界和学界的努力,建盏这福建特有的陶瓷工艺珍品又再次走向世界,收获世人的关注。Kbu茶叶网

拥有54tea一切,皆有可能。欢迎访问茶叶网54tea.com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

猜你喜欢:

栏目文章

  • 现代茶业的发展有哪几个阶段?

    现代茶业的发展有哪几个阶段?

    第一阶段:1846年到1886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兴盛时期,这时期茶园面积不断扩大,茶叶产量迅速递增,有力地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。第二阶段:1886年到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。除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逆境影响外,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国际茶业市场竞争中失败。第三阶段…

    2024-04-15
  • 为什么要用茶招待客人

    为什么要用茶招待客人

    用茶招待客人,一则彰显文化魅力,二则体现尊敬之意,三则健康之意。文化魅力:茶具有悠久历史,以茶待客是文化价值的分享。尊敬之意:沏茶、敬茶,表达热情好客,尊重之意。健康之意:茶叶没有任何添加,是健康、解渴之佳品。

    2024-04-15
  • 北京的大碗茶文化,是一段佳话。

    北京的大碗茶文化,是一段佳话。

    喝大碗茶的风俗,在汉族居住区随处可见,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大道旁、车船码头、半路凉亭、车间工地、田间地头等,都很常见,其中北京大碗茶闻名遐迩。大碗茶颇具“野味”的饮茶方式不需楼、堂、馆、所,一张桌子,几把木凳,若干只粗瓷大碗便可,大壶冲泡,大桶装茶,大碗畅饮,随便喝…

    2024-04-15
  • ”茶“字的起源和由来?

    ”茶“字的起源和由来?

    唐代陆羽在《茶经》中提到:“其名,一曰茶,二曰槚(jiǎ),三曰蔎(shè),四曰茗,五曰荈(chuǎn)。”足见茶以前的名字有很多。可以确定的是“茶”字来源于古代的“荼”(tú)字。据查,荼字最早出现在《诗经》和《尔雅》等书中,意思是指带苦味的植物叶子。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…

    2024-04-15
  • 茶叶在唐朝被叫做什么?茶叶的历史

    茶叶在唐朝被叫做什么?茶叶的历史

    “荼”字是“茶”字的古体字之一。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中有记载:“采荼、薪樗,食我农夫。”在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中也记有:“谁谓荼苦?其甘如荠。”但对《诗经》中的荼,有人认为指的是茶,也有人认为指的是苦菜,至今也没有达到统一。我国最早的一部字书《尔雅》中有记载表明…

    2024-04-15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