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叶网

合作QQ876872107
广告合作QQ876872107

煎茶道:文人雅游

来源:茶叶网 作者:品茶人栏目:茶叶文化

拥有54tea一切,皆有可能。欢迎访问茶叶网54tea.com

煎茶道:文人雅游V5z茶叶网

富冈铁斋(1837~1924)有一幅名作《阳慕名壶图卷》,描绘四位文人围坐品茗,其中线条婉约、色彩简洁,闲适感由然而生。V5z茶叶网

故不由揣测,许是把玩建盏青花,亦或是吟诗唱赋,又或是遥念黄山与富春江,在茶香袅袅中游历山水仿若亲炙。兴之所起,亦浓亦淡,赋诗作画,高山云海,丘壑松涛,真山水真性情,淋漓而至。V5z茶叶网

这是铁斋心目中的茶会景致,是他三十三岁的画作。两年之后,他出版了专门讲述煎茶道的书《铁庄茶谱》。铁斋是日本“最后的文人画巨匠”,他对煎茶道的喜爱有历史文化背景。V5z茶叶网

煎茶道与抹茶道不同,抹茶道是在消化宋元文化的过程中形成的,是通常说的日本茶道;而煎茶道,是对明清文化的日本化。V5z茶叶网

有趣的是,滕军等《日本艺术》一书写道:“较之形成于17世纪以前的日本传统艺术来说,煎茶道中更多地保存了中国文化的原汁原味”。那什么是“中国文化的原汁原味”呢?V5z茶叶网

日本茶文化源自中国,但不同时代的中国茶文化,在日本消化的结果也不同。就茶道来说,煎茶道有其独特特点。V5z茶叶网

一百年多前,日本礼法的主要制定者小笠原流开始介入煎茶道,用礼法来规范煎茶道。在茶道理念上,小笠原流煎茶道主张“和敬清闲”,与千利休抹茶道的“和敬清寂”只有一字之差,而且是在最高追求上的一字之差。V5z茶叶网

“寂”是佛教修行的目标,抹茶道是这种修行的一种方式。但“闲”,却是一个看似简单又深奥的字。黄卓越等著《东方闲情》写道:“没有哪个民族象中国古人那样沉溺于闲暇,散漫而疏放、优游而冥如,从而能将各种闲情类型当作人生的最高形式之一,以?烂的生命之轻来拗教严峻的功业之重。由此,居则泉石花竹,诗酒棋书,清谈酬唱;行则披阅中壑,游戏平甸”V5z茶叶网

林语堂在向美国介绍中国文化时,找到了一个中国人确实比美国人强的实例,就是中国人的“悠闲”。他说:“美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劳碌者,中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悠闲者。因为相反者必是互相钦佩的,所以我想美国劳碌者之钦佩中国悠闲者,是跟中国悠闲者之钦佩美国劳碌者一样的。这就是所谓民族性格上的优点。”V5z茶叶网

而煎茶道,正是源自中国人的“悠闲”。V5z茶叶网

清顺治十一年,1654年,年过六旬的福建高僧隐元携弟子应邀来到日本,受到热烈欢迎,盛况不亚于当初鉴真和尚来日本。隐元得到德川幕府的庇护在京都宇治建立了万福寺,开创了继临济宗、曹洞宗之后的日本第三大禅宗流派黄檗宗。万福寺的建筑布局是仿照隐元在福建主持的黄檗山万福寺建造的,是典型的明代建筑,附近开发了许多茶园,当时有一首歌这么描写道:“移步山门外,风中传来采茶歌,忽觉是日本。”V5z茶叶网

在这个充满中国福建情调的地方,隐元禅师不仅传授新的禅法,也介绍全新的明清茶文化,并成为日本煎茶道始祖。中国历史上的饮茶方式发生过几次大的变化,宋代的“点茶”是茶粉冲泡进行搅拌,就是日本说的抹茶;明清开始,由于茶叶的嫩度大大提高,最后泡茶出现,这就是隐元禅师向日本传授的煎茶。V5z茶叶网

煎茶道在日本的形成还有一个文化背景。从书院茶道到抹茶道都是以武家为中心的文化,提倡的“一期一会”其实是武士的觉悟;而明清传入的文化观,却是文人的,是游离于现世之外的文人心态。煎茶道也称“文人茶”,与文人画有“亲缘”关系。V5z茶叶网

在江户时代传入日本的明清文化,除了煎茶,主要就是文人画,因为画中表现了中国文人寄情山水的脱俗生活理念,引起一些日本商人和下级武士为主的知识阶层的无限憧憬。他们把创作文人画当作纯粹的理念,在书画中发展阐释东方哲学。V5z茶叶网

卖茶翁流茶器图。卖茶翁原名月海元昭,又名高游外,黄檗宗禅僧,日本煎茶道始祖。高游外追慕唐人煎茶风流,为究明禅理挑担卖茶,自云:具篮荷去,独步洛东,卖茶生计,足养衰躬,非儒非释又非道,一个疯癫瞎秃翁。|图源:书格V5z茶叶网

卖茶翁是煎茶道中兴之祖,池大雅是日本文人画的集大成者,他二人都在万福寺学习过黄檗宗,汉学功底极其深厚。池大雅年轻时与卖茶翁成为忘年交,对煎茶的喜爱伴随了他一生。所以,他的画特别能诠释煎茶道的理想境界。V5z茶叶网

池大雅《钓便图》(《十便十宜图》之一),纸本水墨设色,1771年,川端康成纪念会藏V5z茶叶网

池大雅和另一位画家与谢芜村合作的《十便十宜图》,是根据《芥子园画传》作者李渔的《十便十宜诗》绘制的。池大雅完全沉浸于想象中的中国文人生活,浓墨淡彩的清澈色调,悠然自得的线条韵律,画中人物天真无邪的表现,这不止是他的文人画理想,也是煎茶道追求的境界。V5z茶叶网

池大雅是一个实践中国文人理念的人,平日里不修边幅,待人不分身份高低,家中摆满古董字画,尤其在饮茶上,完全回避抹茶道程式化的礼法,悠然自得。但是,如果仅仅是这样,品饮煎茶也只是自在的日常生活,像几个朋友一起喝功夫茶,而不会成为煎茶道。V5z茶叶网

一种文化形式如果不通过仪式化固定下来,就很难有可持续发展与提升。在日本,凡是称为“道”的事情,都有各自的程式和礼法。因为,只有通过程式和礼法的仪式感才能够把“道”普及开来,不然“十人十色”,初学者很难掌握;而且,仪式感也有助于“道”的传承,这正是日本传统艺能连绵不断的一个原因。V5z茶叶网

日本茶道大师,里千家千玄室大宗匠,千利休居士15代家元V5z茶叶网

抹茶道有着极其繁琐的程式和礼法,煎茶道的“道”也是参考了抹茶道形成的,甚至现在许多煎茶道的掌门人都研习过抹茶道。于是,最初反对抹茶道程式化的煎茶道,最终走上程式化的道路。V5z茶叶网

这就遇到一个问题:增加繁琐的程式和礼法能使人“闲”吗?V5z茶叶网

煎茶道是通过审美化来达到目的,学习者通过反复练习,培养审美意识和由此产生的优雅举止,使日常看惯了的景色发生变化,成为升华所有事物的力量。简而言之,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,主要的路径就是提高审美意识的仪式。V5z茶叶网

但各煎茶道流派程式化的程度不同,小川流至今抗拒程式化,追求自由清逸的茶风。V5z茶叶网

但小笠原流程式化倾向非常强,仅基本泡茶法就分解为七十七个动作,每个动作都有明确的时间要求。一流茶人泡茶的举止如同楷书,在横竖之间,如行云流水,气敛神宁。V5z茶叶网

煎茶会往往选在环境优美的寺院、神社、别墅中,崇尚亲近自然,融入四季与时令。一次完整的茶会依次为迎客的前席、沏泡最上品茶的正席、客人午餐的小馔席、品尝一般茶品的副席,以及主客之间书画交流的挥毫席五个阶段,需要一天时间。V5z茶叶网

茶会采取“文雅清游”的形式,简称“雅游”。参加者在一天时间里,观看茶人优美的举止,欣赏各种茶具和文房古玩,品尝茶、茶点、茶食,与书画为友,与花月为伴,从而使身心获得极大的丰盈与喜悦。V5z茶叶网

拥有54tea一切,皆有可能。欢迎访问茶叶网54tea.com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

猜你喜欢:

栏目文章

  • 现代茶业的发展有哪几个阶段?

    现代茶业的发展有哪几个阶段?

    第一阶段:1846年到1886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兴盛时期,这时期茶园面积不断扩大,茶叶产量迅速递增,有力地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。第二阶段:1886年到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。除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逆境影响外,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国际茶业市场竞争中失败。第三阶段…

    2024-04-15
  • 为什么要用茶招待客人

    为什么要用茶招待客人

    用茶招待客人,一则彰显文化魅力,二则体现尊敬之意,三则健康之意。文化魅力:茶具有悠久历史,以茶待客是文化价值的分享。尊敬之意:沏茶、敬茶,表达热情好客,尊重之意。健康之意:茶叶没有任何添加,是健康、解渴之佳品。

    2024-04-15
  • 北京的大碗茶文化,是一段佳话。

    北京的大碗茶文化,是一段佳话。

    喝大碗茶的风俗,在汉族居住区随处可见,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大道旁、车船码头、半路凉亭、车间工地、田间地头等,都很常见,其中北京大碗茶闻名遐迩。大碗茶颇具“野味”的饮茶方式不需楼、堂、馆、所,一张桌子,几把木凳,若干只粗瓷大碗便可,大壶冲泡,大桶装茶,大碗畅饮,随便喝…

    2024-04-15
  • ”茶“字的起源和由来?

    ”茶“字的起源和由来?

    唐代陆羽在《茶经》中提到:“其名,一曰茶,二曰槚(jiǎ),三曰蔎(shè),四曰茗,五曰荈(chuǎn)。”足见茶以前的名字有很多。可以确定的是“茶”字来源于古代的“荼”(tú)字。据查,荼字最早出现在《诗经》和《尔雅》等书中,意思是指带苦味的植物叶子。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…

    2024-04-15
  • 茶叶在唐朝被叫做什么?茶叶的历史

    茶叶在唐朝被叫做什么?茶叶的历史

    “荼”字是“茶”字的古体字之一。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中有记载:“采荼、薪樗,食我农夫。”在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中也记有:“谁谓荼苦?其甘如荠。”但对《诗经》中的荼,有人认为指的是茶,也有人认为指的是苦菜,至今也没有达到统一。我国最早的一部字书《尔雅》中有记载表明…

    2024-04-15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