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叶网

合作QQ876872107
广告合作QQ876872107

大唐盛世,连茶道都那么“奢华”

来源:茶叶网 作者:爱茶人栏目:茶叶文化

拥有54tea一切,皆有可能。欢迎访问茶叶网54tea.com

大唐盛世,连茶道都那么“奢华”K6j茶叶网

1981年8月24日中午10时24分,连绵的阴雨让历经了400多年风雨的法门寺明代砖塔轰然坍塌半壁。K6j茶叶网

而剩下的西南一边虽然出现倾斜,却仍然神奇地矗立着。K6j茶叶网

1986年春天,政府决定拆除残塔。同年12月,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重建法门寺真身宝塔。K6j茶叶网

由于原来的塔基被地震、地下水破坏,建造新塔之前必须重打地基。省文物局组成考古队负责重建前的地基清理工作。K6j茶叶网

1987年4月3日,法门寺佛塔施工现场,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洞口。一个埋藏了千年的大唐秘宝震惊世界!K6j茶叶网

埋藏于法门寺地下千余年的一套唐代皇室宫廷使用的金、银、玻璃、秘色瓷等烹、饮茶器重见天日。K6j茶叶网

这套茶具制成于唐咸通九年到十二年,为僖宗皇帝御用的真品,保留的非常完整。K6j茶叶网

也让我们有幸看到了连“茶圣”陆羽也不曾看到的唐代宫廷茶具。因为陆羽逝世于公元804年,而这套茶具据《资治通鉴》记载是公元873年末被封藏的,即陆羽离世之后69年。K6j茶叶网

这批茶器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、最完善、最精致的茶具文物。K6j茶叶网

据同时出土的《物账碑》载:“茶槽子碾子茶罗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两。”K6j茶叶网

同时,鎏金飞鸿纹银则、长柄勺、茶罗子上还刻有“五哥”两字。K6j茶叶网

“五哥”是宫中对僖宗小时的称呼。K6j茶叶网

从实物中来看,《物账碑》中的“七事”应为:茶碾子,茶碢轴、茶罗子、鎏金飞鸿纹银器中标出的茶器。K6j茶叶网

另外,还有玻璃器皿的茶碗、茶盏子两枚,《物账碑》载明为茶器。K6j茶叶网

从这组奢华的御用茶具可以看出,唐人极为重视饮茶,环节工序也是极为繁琐的K6j茶叶网

第一个步骤:准备工作烘干茶饼

唐代饮茶用的“茶叶”,要经过加工,压制成茶饼,平时用纸或蒻叶之类包存,放在茶笼里,挂在高处,通风防潮。K6j茶叶网

饮用时,随手取出,如果茶饼已受潮,还需要将茶笼放在炭火上稍作烘烤,使茶饼干燥,便于碾碎。K6j茶叶网

以笼装茶,用温火慢烤可以达到两个目的:一可使茶饼内外都干透,不致造成外干内潮;二又可保持色、香、味的纯正。K6j茶叶网

法门寺所出的鎏金银笼子,制作精美。K6j茶叶网

笼底焊有四足,笼子体积不大,据估计这样大小的笼能盛放四五两小串茶饼。K6j茶叶网

第二个步骤:烧水

唐代煎茶,首先要用炉煮水。K6j茶叶网

民间风炉通常由铜、铁,甚至揉泥制作而成。K6j茶叶网

但作为宫廷御用茶具,无论是材料与制作,还是工艺与装饰,都非常讲究,显然是民间风炉所无法比拟的。K6j茶叶网

筋,又称箸、筷子。K6j茶叶网

古人对茶具的认识,不同于今人。K6j茶叶网

古人认为凡与烹茶饮茶有关的器具,都称为茶具。K6j茶叶网

这样,煎茶烧水时生火加炭用的火筋,自然也就归纳到茶具中去了。K6j茶叶网

古代特别是唐宋期间的一些茶道著作中,凡提到茶具时,都提到了火筋。K6j茶叶网

民间用的火筋,常用铁或熟铜制成;而作为宫廷或达官贵人家用的火筋,常用金银制作而成。K6j茶叶网

第三个步骤:碾茶

取出的茶饼,需要碾成细末。K6j茶叶网

地宫所出的茶槽子和碾子,便是用来碾碎茶饼的。K6j茶叶网

上有可以抽出推进的辖板,用来保持槽内干净卫生,形如今日中药铺中的药碾槽。K6j茶叶网

皇室饮茶作为一种高雅文化活动,用茶量小,轻推慢拉。K6j茶叶网

“碾成黄金粉,轻嫩如松花”,因而碢轴显得小巧别致。K6j茶叶网

后来的宋徽宗认为:“凡碾之制,槽俗而峻,轮俗锐而薄。槽深而峻,则底有准而茶叶聚;轮锐而薄,则远边中而槽不戛。”K6j茶叶网

他没有想到唐人已制作出他认为最理想的碾茶器。K6j茶叶网

第四个步骤:筛茶

茶饼在茶槽中碾碎成末,尚需过罗筛选,罗筛是点茶程序上很重要的一道工序。K6j茶叶网

唐代的点茶,茶末放于碗内,先要调膏,以茶瓶煮汤,再注汤入碗中,经过拌搅,碗中之茶便能产生粘懈适度的胶体状态。K6j茶叶网

如果茶末很粗,或粗细不匀,拌搅时就得不到较佳效果。K6j茶叶网

因此,茶罗子成为点茶的关键茶具。K6j茶叶网

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件茶罗子,是我们能见到的古代第一件茶罗实物,十分难得。K6j茶叶网

茶罗分罗框和罗屉,同置于方盒内,上层的罗框上尚残存一些用丝线织成的纱罗,网眼极细密,下层罗屉,接住筛下的茶末,可以拍出盒外。K6j茶叶网

筛好的茶末,为保持茶叶的香味要用盒密存。K6j茶叶网

此龟腹部用于供贮放碾碎的茶细末。K6j茶叶网

取茶时,既可揭盖(甲)舀取,也可以龟口中倒出,十分方便。K6j茶叶网

第五个步骤:调茶

为烹茶时投放茶末之量具。《茶经》云:“则者,量也,准也,度也。”K6j茶叶网

古代饮茶犹如吃茶一般。K6j茶叶网

调达子就是供调茶、饮茶时使用的。K6j茶叶网

先将茶末放入其内,加上盐、姜、葱等佐料。K6j茶叶网

然后,用沸水在调达子内将茶等调成糊状;再加沸水调成茶汤供人饮用。K6j茶叶网

第六个步骤:点茶

点茶的高招在于茶末调膏均匀后,向盏内注汤开水的同时,用茶笼或匙子在盏中环回击拂的动作要掌握得好。K6j茶叶网

搅拂的技术高,能产生蓬勃焕发的白色泡沫,称做汤花。K6j茶叶网

长柄银匙为烹茶时拍击汤面之工具。K6j茶叶网

不过唐代的茶盏一般为瓷质,色以白釉和青釉为主。K6j茶叶网

拥有54tea一切,皆有可能。欢迎访问茶叶网54tea.com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

猜你喜欢:

栏目文章

  • 现代茶业的发展有哪几个阶段?

    现代茶业的发展有哪几个阶段?

    第一阶段:1846年到1886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兴盛时期,这时期茶园面积不断扩大,茶叶产量迅速递增,有力地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。第二阶段:1886年到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。除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逆境影响外,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国际茶业市场竞争中失败。第三阶段…

    2024-04-15
  • 为什么要用茶招待客人

    为什么要用茶招待客人

    用茶招待客人,一则彰显文化魅力,二则体现尊敬之意,三则健康之意。文化魅力:茶具有悠久历史,以茶待客是文化价值的分享。尊敬之意:沏茶、敬茶,表达热情好客,尊重之意。健康之意:茶叶没有任何添加,是健康、解渴之佳品。

    2024-04-15
  • 北京的大碗茶文化,是一段佳话。

    北京的大碗茶文化,是一段佳话。

    喝大碗茶的风俗,在汉族居住区随处可见,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大道旁、车船码头、半路凉亭、车间工地、田间地头等,都很常见,其中北京大碗茶闻名遐迩。大碗茶颇具“野味”的饮茶方式不需楼、堂、馆、所,一张桌子,几把木凳,若干只粗瓷大碗便可,大壶冲泡,大桶装茶,大碗畅饮,随便喝…

    2024-04-15
  • ”茶“字的起源和由来?

    ”茶“字的起源和由来?

    唐代陆羽在《茶经》中提到:“其名,一曰茶,二曰槚(jiǎ),三曰蔎(shè),四曰茗,五曰荈(chuǎn)。”足见茶以前的名字有很多。可以确定的是“茶”字来源于古代的“荼”(tú)字。据查,荼字最早出现在《诗经》和《尔雅》等书中,意思是指带苦味的植物叶子。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…

    2024-04-15
  • 茶叶在唐朝被叫做什么?茶叶的历史

    茶叶在唐朝被叫做什么?茶叶的历史

    “荼”字是“茶”字的古体字之一。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中有记载:“采荼、薪樗,食我农夫。”在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中也记有:“谁谓荼苦?其甘如荠。”但对《诗经》中的荼,有人认为指的是茶,也有人认为指的是苦菜,至今也没有达到统一。我国最早的一部字书《尔雅》中有记载表明…

    2024-04-15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