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茶宴兴于唐盛于宋历史文化
茶宴,亦称茶会,兴于唐,盛于宋,而其最早见诸史料,大约在南北朝时期。 公元454年,山谦之在《吴兴记》里写到,“每岁吴兴、毘陵二郡太守采茶宴会于此。”这可能是史料里出现最早的茶宴一词。茶至唐代…
茶宴,亦称茶会,兴于唐,盛于宋,而其最早见诸史料,大约在南北朝时期。 公元454年,山谦之在《吴兴记》里写到,“每岁吴兴、毘陵二郡太守采茶宴会于此。”这可能是史料里出现最早的茶宴一词。茶至唐代…
李德裕“水递”惠山泉 宰相李德裕饮茶对水要求极高,甚至不惜代价只为求得好水。关于他辨水品水的故事很多,宋时唐庚就在自己的《斗茶记》中讲述了李德裕不惜代价,“水递”惠山泉的故事。
余靖(1000—1064),字安道,宋代韶州曲江(今属广东)人。天圣初(1023)举进士第,累官至工部尚书。【和伯恭自造新茶】 一枪试焙春尤早,三盏搜肠句更嘉。 多谢彩笺贻雅贶,想资诗笔思无涯。
在我国,茶与婚姻有着密切联系,早在明朝时就有“订亲茶”的记载。因为茶性最洁,常被视为男女爱情冰清玉洁的象征;茶多籽,成为祈求子孙繁盛、家族兴旺的象征。清代人福格在《听雨丛谈》卷八中说…
绿杨春历史渊源仪征产茶历史悠久,早在唐宋时期就成为名茶产区之一,所产茶叶在宋代被列为贡品。1957年,仪征引入“宜兴群体种”试种以来,已有数十年规模化种茶历史。20世纪80年代初…
米砖产于中国青米砖茶之乡 - 湖北赤壁羊楼洞。米砖的生产历史较长,仅次于青砖。湖北砖茶,原是山西帮经营,先在鄂南设庄收购毛茶加工砖茶,19世纪中叶,咸宁县羊楼洞产80余万斤。进入19世纪后…
连句多暇赠陆三山人 陆羽一生为墨客,几世作茶仙。 喜是攀阑者,惭非负鼎贤。禁门闻曙漏,顾渚入晨烟。 拜井孤城里,携笼万壑前。闲喧悲异趣,语默取同年。 历落惊相偶,衰羸猥见怜。诗书闻讲诵…
俄罗斯是从16世纪才接触中国的茶叶,到17世纪后期,饮茶的风气逐渐蔓延开来。到俄罗斯家庭做客,你会发现在起居室的餐桌上都放着一个精美的大茶炊,叫“沙玛瓦特…
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粱实秋先生常以不善品茶、不通茶经、更不懂茶道自称,但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,梁先生对于品茶实际上是有很独到的见地和讲究的。 梁实秋平常多饮用香片茶或龙井茶…
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晋代、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,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,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人文化圈,起着一定的精神、社会作用。唐代茶文化的形成780年陆羽著《茶经…
不了情缘 为了答谢在大学给我帮助的同学,请了一次客,时间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,在一个类似贫民窟的大排档里。地点寒酸点,菜肴可不能寒酸:野猪肉、老鳖汤、煮对虾、长江鳊……不是大家一致反对…
早在清道光(1821年),小湖镇(时属瓯宁县,今建瓯市)大湖村便发现有人工培植水仙茶。清道光《瓯宁县志》记述:“水仙茶出禾义里(今小湖镇),大湖之大山坪。其地有岩叉山,山上有祝桃仙洞。西乾厂某甲,业茶…
茶之名有七:一约白叶茶,民间大重,出于近岁,园焙时有之;地不以山川远近,发不以社之先后,芽叶如纸,民间以为茶瑞,取其第一者为斗茶,而气味殊薄,非食茶之比…
神农时代(约公元前2700年),神农是个很奇特的人,他有一个水晶般透明的肚子,吃下什么东西,在胃肠里可以看得清清楚楚。那时候,人们还不会用火烧东西吃,吃的花草、野果、虫鱼、禽兽之类都是生吞活咽的…
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苏轼仙山灵草湿行云,洗遍香肌粉末匀。 明月来投玉川子,清风吹破武林春。要知玉雪心肠好,不是膏油首面新。戏作小诗君勿笑,从来佳茗似佳人。 苏轼对品茶、烹茶、种茶等都非常熟悉…
江内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,澜沧江之东面古六大茶山地区,为今勐腊县中北部地区。清朝时期普洱为贡茶,当时以澜沧江为分界,江东面称为“江内”,为上贡朝廷茶品原料主要来源。
中国茶文化底蕴深厚,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。而乌龙茶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,吸收融合了红茶和绿茶的加工技术,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。 关于乌龙茶的起源,茶学专家通常将龙凤团茶视为乌龙茶的前身…
茶文化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。茶,不但蕴含着禅,道,儒的思想真谛,还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人生哲理。茶道与禅道意境相融,随缘而生。 佛教讲究“禅定”,禅是静虑之意,定是指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。
云南产茶,唐懿宗咸通五年(864年),樊绰撰《蛮书》中载:“云南管内物产第七,茶出银生城界诸山。散收,无采造法。蒙舍蛮以椒、姜、桂和烹而饮之。”公元765年,南诏国在今昆明修拓东城,开拓滇东地盘…
茶经七之事介绍 王皇炎帝。神农氏。周鲁周公旦。齐相晏婴。汉仙人丹丘子。黄山君司马文。园令相如。杨执戟雄。吴归命侯。韦太傅弘嗣。晋惠帝。刘司空琨。琨兄子兖州刺史演。张黄门孟阳。傅司隶咸。江洗马充。
雅安是中国南路边茶茶马古道的起始地,蒙顶 山茶通过茶马古道输入藏区, 是历代中央政府与藏、 羌等少数民族进行茶马贸易的专用商品, 成为汉族人民同藏、羌等各族人民增强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。
这个时期朝鲜李朝时期,前期的十五、十六世纪,受明朝茶文化的影响,饮茶之风颇为盛行,散茶壶泡法和撮泡法流行朝鲜。始于新罗统一、兴于高丽时期的韩国茶礼,随着茶礼器具及技艺化的发展…
神农氏为发现者 相传神农氏“尝百草”。有一天,他翻山越岭,口渴得很,忽然有一片树叶飘落眼前,捡起细看,青嫩可爱;用手一摸,汁液润滑;以鼻一嗅,气味芬芳;用舌一舐,苦涩非常…
茶文化之红茶悠久历史文化 中国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,茶文化发展到今天,饮茶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,还是养生的重要载体。 虽然中国茶叶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方法…
【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】裴迪 喜见幽人会,初开野客茶。 日成东井叶,露采北山芽。文火香偏胜,寒泉味转嘉。 投铛涌作沫,著碗聚生花。稍与禅经近,聊将睡网赊。 知君在天目,此意日无涯。